close

〈許願之地〉,《聯合文學》2017年12月號 (398期),「書店不在的街道」

 

和學姊走路去大路書屋的那一次,它沒有開。我們喝著好喝的奶茶,散步閒聊走去,又散步閒聊折回。假日午後十分安靜,彷彿只聽得見我們說話的聲音。

 

在路上,學姊總是說著和畢業論文有關的事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路書屋對我們來說,太像一個和學術相關的地方,所以才總是聊著這類事。學姊從架上隨意抽出一本書,指著其中一篇論文說,感覺很有趣,我接過來翻到另一篇說,我說不定用得到。老實說,我們也沒那麼有把握,我們只有一點點的信心,但在這充滿簡體學術書的空間中,我們想要偷偷地做一下夢。

 

另一次,我和櫻在最內間蹲下,視線與書齊高,盯著那套她好想要的《全唐詩》。「你要研究唐詩嗎?」「如果買了的話,就會研究了。」這種時候,我們都在許願,練習下定決心。未來要付出多少時間和努力,我們並不清楚,但如果只是買下一套《全唐詩》,還是打了折的,我們會覺得自己可以。

 

我不是故意要在書上寄託這麼多,可是,我還是在大路書屋買了研究對象的全集。只是因為老師玩笑般說的一句「《李漁全集》你就買了吧」,我便上網訂書。其他我不敢說,但如果只是買書,我們做得到。而因爲我們能做到這件事,就好像,我們還能做到其他更多的事。

 

那時大路書屋正打五折,我們都沒有發現異狀,以為那只是它一如往年的例行促銷。然而一個月後,大路書屋宣告熄燈,書籍三折。學長姐同學們一面感嘆,一面鑽進書單挑書。我又從老師那裡聽說,在他的學生時代,大路書屋是他買中華書局筆記叢書的地方。尊敬的博班學姊也說,大路書屋好久了。

 

直到它停歇之時,我才知道它曾與我仰慕的人們,有過這麼多連結。我的敬重是遲來的,結束營業那天,我還是去買了清代筆記。笨拙地模仿著前人,希望能因此接近他們一點點。最後一天去,還像第一天一樣,脫下鞋子放在門外的鞋架上,拉開有點難開的門,進入木頭鋪成的沈靜空間。書架上半空了,人比平常多一點,除此之外,一切還像往常一樣。

 

然而這個我們曾經許願過的小小地方,就要不在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長安 的頭像
    長安

    妄言廳

    長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